何新:说文改错·释帝与南

2019-03-02 10:50:51 来源:网络整理 作者:管理员

原标题:何新:说文改错·释帝与南

何新《古文字学笔记》:

说文改错·释帝与南

何新:说文改错·释帝与南

此旧笔记本,是何新1990年研究思考古文字问题的随笔札记之一。

何新:说文改错·释帝与南

新编号乙册 [1990年4月1日起用]·释帝

【释帝·帝字本义太阳神考】

1、甲文中帝非帝之本字,乃假禘用之。

吴大澂《古籀补》:金文中帝字有作“▽”(读丁),“丁”与“旦”字音通。[日出曰旦,字象形,象征太阳在地平线上。旦初义即太阳也。]

《字汇》(明梅膺祚作):“帝,上帝,天之神也”。

按天帝、上帝、神帝之帝,本字皆应作旦。旦者,太阳所名及日出也。《书·尧典》孔疏:“帝者,天之一名,所以名帝。”

“帝/旦”古音又与“时”通。[章太炎、黄侃均有是说,证甚繁。但今汉字中仍有音例如:氏/氐通,是/堤通,社/杜通,石/担通,施/地通,等]。

日古音读时(时与是为同源字)。故“帝”之古语音,乃即“日”及“旦”语音之分化。古汉语有“音近义通”之音韵学规律:古语言中凡古音相通,则原初意义则多为相通。所以帝本字、本义即旦,旦者,日头也。

已故古文字学家张舜徽先生曾说:“帝字本义即太阳神也。”其说至确。但周秦以后,帝字之此本义则淹昧久矣。

[《说文》:“帝,谛也。王天下之号也。从丄朿声。”其说不确,盖《说文》于唐宋后多经转抄,后人或曲改附会,而此说即属可疑。按谛当作禘,王当作神。朿字读刺或棘,而与帝音绝无关系)。朿当作束,束音则可通帝。

故《说文》此义正读当作:“帝,禘也,神天下之号也,从上束声。”]

按甲骨文确有帝字形似太阳,作:

何新:说文改错·释帝与南

甲骨文:帝字之异型

此应乃即旦/帝之本字也。周代以后,则假禘为帝,假帝代旦。禘者,乃燎木祭天之祭祀之名也。燎烧巨木,先须捆架之,故甲骨文之帝字,即束木之象形文字也。

甲骨文“帝”及“束”字均取象于束木之形。帝与束实为同源字,古音通。束大木为祭祀曰帝,即禘。束小木为柴则曰束。故分化为二字。

帝 :

何新:说文改错·释帝与南

束:

何新:说文改错·释帝与南

帝加示[古汉字凡从示者皆与神灵有关]即为禘,祭祀也[《说文》:禘,祭也]。故帝乃禘之本字及省体。禘,禘祭也,上古祭礼之最高者曰烟(焰)祭,即束巨木燎烧以祭天、祭日,称为禘(帝)或禘祭,亦称燎祭[《初学记》卷13:“祭天、日,燎柴。”]。

亦称郊祭——即郊天之祭。禘祭乃祭礼中最隆重者也。

余以为禘祭,最初意义即对太阳神之祭祀也。[《说文》:禘,祭也。]汉儒亦以为禘(帝)乃天地及先祖之大祭祀也。

此论可发千古之覆也。

【释南·南本义铜鼓考】

《说文》:“南,草木至南方有枝任(冉)也。”说谓南乃南方植物枝叶,参以甲文、金文,许说不确。

南字形变(据唐兰):

何新:说文改错·释帝与南

何新:说文改错·释帝与南

甲骨文金文献

又,甲金文有献字,从南从殳(或从攴),此字乃南之繁文、本字。[献非獻也。简化字以献、 獻合一,谬。]

何新:说文改错·释帝与南

何新:说文改错·释帝与南

何按:窃以为南字本义乃打击乐器,即铜鼓,乃我国古代南国特有之铜质打击乐器也。

[商至战国的铜鼓目前出土三座:一是两面鼓,鼓面铸成类似鳄鱼皮的花纹,鼓身铸双鸟,是商代器;另两件,筒状,底中空,是春秋时期的秦器。战国以后大量铜鼓出于西南地区。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有马援征骆越得到铜鼓的记载。]

铜鼓者,南方以为雷神之象征,乃祭天神之法器。铜鼓也是打击乐器。征战时,铜鼓是号令士兵的指挥工具。

[宋周去非《岭外代答》:广西土中铜鼓,耕者屡得之,其制正圆,而平其面,曲其腰,状若烘篮,又类宣座。面有五蟾,分踞其上。蟾皆累蹲,一大一小相负也。周围款识,其圆纹为古钱,其方纹如织簟,或为人形,或如琰壁,或尖如浮图,如玉林,或斜如豕牙,如鹿耳,各以其环成章,合其众纹,大类细画圆阵之形,工巧微密,可以玩好。铜鼓大者阔七尺,小者三尺,所在神祠佛寺皆有之,州县用以为更点。”]

南器传入中原后,则演变为铙器与钟器。《说文》:“铙,小钲也。军法。卒长执铙。” 铙、南音通。[章太炎云:南在古韵17部。南,那会切。铙,第21部,女交切。那女双声,古娘纽归泥纽,宵侵对转,故铙、南声韵相通。]铙,周代又称为钲和钟,是最早的青铜打击乐器之一。大者形近铜鼓,小者可执手中,其功能为传播号令之用,流行于商周时代。

[《康熙字典》列“南”之诸语义,有一义项为音乐名称:“又乐名:《诗·小雅》以雅以南。《韵会》南亦雅乐名,犹九夏也,南夏皆文明之方,故名南。周南召南,亦乐名。”其说亦不确。南字之本义为乐器名而非乐名。]

前人郭沫若、唐兰亦皆尝释南为乐器。关于南为古代乐器,可举五证以明之:

1、甲金文有南字作“献”,此与(磬)之声旁有殳(或攴),[磬,古代石制的一种打击乐器。甲古文中磬字左半像悬石,右半像手执槌敲击] ,壴之旁有殳(或攴)为鼔,同义(皆为叩打发声者)。

2、《诗》:“以雅以南,以龠不僭。”

何按:雅,吟歌曰雅,齐读曰颂(诵)。南者,伴奏鼓乐也。[傅斯年释《小雅·鼓钟》谓:“‘以雅以南,南是地名’,,‘雅之训恐已不能得其确义’,‘或雅之一词也有地方性,或者雍州之声流入南国因而光大者称雅,南国之乐,普及民间者称南’“。其说不明本源,谬。”]

3、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:“胥鼔南”。胥,乐胥。鼔,动词,鼓南,即击南做乐也。《仪礼·乡饮酒》:“笙入,堂下磬南”,与鼓南同意。[按:磬,亦动词。]

4、郑(玄)言:“南,南音之源也。”[按:南音者,即南方音乐。]其意谓:南乐(以南奏乐),乃南方音乐之本源也。

5、《白虎通》:“八月之律,谓之南吕”。《周礼·大司乐》记乐器有“南吕、南钟”。

综上所述,南字本义为可打击之乐器,说不可易。但关于“南”为何种乐器,唐兰以为:南乃瓦制之乐器,即土壳(缶),说则不确。郭说较含糊,以为“殆钟镈之类也,变而为铃”。其说近是。

[按《古今乐录》:“凡金为乐者六:曰钟,曰镈,曰镯,曰錞,曰铙,曰铎。”其中无铃,铃在钟类,小也。]

考先秦中国南部有特有之青铜乐器,今人曰铜鼓,南人曰钟或重[西南民族称铜鼓为drum(重)],北人则称之为“南”或“铙”,故南即西南古代乐器铜鼓之故称。铜鼓为西南文明最有象征意义之礼器,故其也成为方位标志——即南方,南蛮,岭南、云南、交南,越南[越南汉代称南越,为百越之一。越古音母通蛮,南越即南蛮也]等。

有趣者,东西南北之東,本义为击鼓声,异体作鼕,亦鼓之别称,也与乐器有关。

【古音韵学重要规律】

考察文字之古音,除研究古韵书寻求同部之字外,还有一重要方法,即观察形声字之声母。许多文字今日为异读但声部相同;可知其古代为同声字也。

[以上摘录何新古文字以及札记,写于1990。发表前作者有修订。]

【杂记】

防风——炎帝、太昊,鸟图腾,火神,雷神,位在西南(乾位)

大禹——黄帝、少昊,龙图腾,太阳神,位在东北(坤位)

[炎帝即尧也,尧本字作垚,即焱。]

禹杀防风(蚩尤)

伏羲、凤羲,即彭祖

帛书易传《易之义》曰:“天地定立(鼎立,定位),山泽通气,火水相射,雷风相榑,八卦相厝。数往者顺,知来者逆,故易逆数也。”

艮兑泽

巽嘘风

水火相射,指闪电及暴雨。

罗卦——离——雷(震?电火)——嫘祖,雷祖也。

黄帝,太阳也。

坎,水雨

(2017-10-11)

显示全文
为您推荐
钱姓起源和来历:活了八百岁的彭祖竟然是钱氏祖先
钱姓起源和来历:活了八百岁的彭祖竟然是钱氏祖先

钱姓排于百家姓中的第二位,虽然起源和来历并不多,但是钱姓人却分布广泛,成为了中国姓氏中的第二大姓。钱姓的主要来源就是彭祖的儿子篯孚,彭祖的真名叫做篯铿,是因为被尧封于大彭而得姓-彭,而他的儿子篯孚因为掌管着钱财,任职钱府上士,所以便为“钱”姓,所以彭钱是一家。...

发布时间:2024-09-20 20:03:27

胡服最早由谁引入中原?赵武灵王为推行骑射改革服饰
胡服最早由谁引入中原?赵武灵王为推行骑射改革服饰

胡服最早是由春秋战国时的赵武灵王-赵雍引入中原的,因为当时赵国的地形和地理位置都非常不好,常年深受战争威胁,加上赵武灵王继位之后,时局不稳,周边国家都想要攻打赵国,所以赵武灵王便下令让全员都推行胡服,并且学习骑射,相较于宽大的汉服更加便于行动。...

发布时间:2024-09-20 19:05:44

赛艇运动起源于哪里?英国船工无聊时竞赛(造就贵族运动)
赛艇运动起源于哪里?英国船工无聊时竞赛(造就贵族运动)

赛艇运动起源于英国的泰晤士河上,当时还是17世纪,英国泰晤士河上的船工在工作之余经常会举办一些赛船,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习俗,在1715年的时候,为了庆祝英王的卫冕,所以第一次正式举办了赛艇比赛,最终在1775年发展为一个正式的运动项目,并且成立了相应的运动俱乐部。...

发布时间:2024-09-20 18:04:28

为什么不能用宸字取名?哪些名字普通人扛不起
为什么不能用宸字取名?哪些名字普通人扛不起

人们之所以不愿意或者不敢以“宸”为名,主要是因为在古时候“宸”有着“深邃的房屋”的意思,也就是专指皇帝的居住场所,象征着无上的权力,所以“宸”字自然也就成为了禁忌,不过现代人大多是害怕这个字的气势,普通人的命格扛不住。...

发布时间:2024-09-20 17:00:53

商细蕊原型是谁?原来四位京剧名旦都是灵感来源
商细蕊原型是谁?原来四位京剧名旦都是灵感来源

商细蕊是电视剧《鬓边不是海棠红》中的京剧名旦,很多人都为他和海归商人程凤台的知己故事而动容,但遗憾的是在历史长河中并没有商细蕊真正的原型,只能说他可能是作者根据历史上著名的京剧名旦构建的一个角色,因为他和梅兰芳、程砚秋、尚小云以及徐碧云等四人的经历和性格都有着极为相似之处。...

发布时间:2024-09-20 16:05:01

历史上著名的美女有哪些:杨玉环,君王不早朝(绝世美女)
历史上著名的美女有哪些:杨玉环,君王不早朝(绝世美女)

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,除了王朝更替的政治生活与文化生活,还有一些美貌的女子点缀着历史的绘卷,那么在悠悠岁月中有哪些著名的美女呢?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盘点一下吧!...

发布时间:2024-09-20 15:04:04

历史上妃嫔最少的皇帝:明孝宗朱佑樘,独爱张皇后(童年不幸)
历史上妃嫔最少的皇帝:明孝宗朱佑樘,独爱张皇后(童年不幸)

谈及古代帝王,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当属那后宫佳丽三千,不过也不是所有的帝王都有那么充实的后宫,比如历史上有一位皇帝就只有一位妻子,是不是让人有点不敢相信,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下吧!...

发布时间:2024-09-20 14:01:05

历史上最长情的皇帝:顺治皇帝,挚爱董鄂妃(为爱出家)
历史上最长情的皇帝:顺治皇帝,挚爱董鄂妃(为爱出家)

自古无情帝王家,说到帝王的爱情多是奢望,很多帝王后宫的妃子换了一个又一个,几乎都是薄情寡义的,但是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也有例外,有的皇帝便与众不同,特别的长情,下面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历史上最长情的皇帝吧!...

发布时间:2024-09-20 13:03:24

武侠剧中的绝世高手有哪些:扫地僧,化险为夷(秒杀高手)
武侠剧中的绝世高手有哪些:扫地僧,化险为夷(秒杀高手)

可以说人的成长伴随着无数的武侠剧,尤其是电视剧中的那些绝世高手更是让人影响深刻,有不少人小时候都幻想过可以武功盖世,一统江湖,那么有人知道武侠剧中有哪些绝世高手吗?下面小编为大家盘点一下吧!...

发布时间:2024-09-20 12:02:19

电视剧中的古装美女:刘亦菲,举止摇曳生姿(天仙下凡)
电视剧中的古装美女:刘亦菲,举止摇曳生姿(天仙下凡)

古装电视剧中有许多的美丽的女子,她们身着美丽的衣裳,一举一动摇曳生姿,美得让人挪不开双眼,可以说是一场视觉盛宴,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盘点一下那些古装美女吧!...

发布时间:2024-09-20 11:09:01

清朝古装剧中的美人:刘诗诗,若曦无人超越(顾盼生姿)
清朝古装剧中的美人:刘诗诗,若曦无人超越(顾盼生姿)

近年清朝古装剧收视率暴涨,这些电视剧不仅剧情引人入胜,身着清装的美人也同样吸引了不少目光,有着让人过目不忘的美貌,那么清朝古装剧中有哪些美人呢?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盘点一下吧!...

发布时间:2024-09-20 11:02:08

小青龟能长多大:背甲14厘米,体色会变化(濒危物种)
小青龟能长多大:背甲14厘米,体色会变化(濒危物种)

养龟市场上经常可以看到小青龟,这种乌龟乖巧可爱以及性情温顺,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小青龟来饲养,不过一直都是见到小青龟都比较小,这不禁令人好奇这种乌龟能长多大?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小青龟吧!...

发布时间:2024-09-20 10:01:47